四类行业疏解各有时间表
卢彦介绍,目前全市71%的产业活动和71.8%的从业人员都集中在城六区,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以往常态聚集资源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需要寻找一种新常态,也就是通过疏解功能谋新的发展。哪些行业在疏解的范畴?卢彦说,归纳起来包括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批发基地、部分医疗教育服务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这四类。有关这四类的疏解,会按相关时间表进行安排。
其中,一般制造业进行疏解要根据京津冀三省市的定位来进行。天津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业的研发基地,河北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验区和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而北京则是围绕城市战略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一般制造业、高端制造业优势不突出的就要进行疏解。
北京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也基本聚集在中心城区,全市有88家三级医院,年诊疗数2亿多人,河北患者到北京就医的占到了四分之一。疏解非首都功能,也包括把优质的医疗资源也向周边辐射。比如,北京儿童医院托管了保定的儿童医院,这意味着河北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医,也能享受到北京儿童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而对于部分河北居民提出的“疏解企业是否会造成转移污染”的疑问,卢彦称:“北京是心脏,河北就是胸膛。”疏解的过程北京绝不甩包袱,特别是一般性制造业,有污染的就地淘汰,没有任何转移计划。
行政事业单位疏解将聚焦通州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疏解,卢彦表示,近日召开的市委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行政副中心,而行政副中心的含义一个是“市级层面”的,疏解的单位首先要和市这一级挂钩。在这个基础上再看单位的性质:是什么层次、位于哪些区域。如果这个单位本身就位于郊区县,那就不存在疏解的问题。“在疏解过程当中,一定是要做一个引导和示范作用,这方面部分行政和事业单位作为疏解对象,将来是要进一步地聚焦通州。”卢彦说。
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力争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卢彦表示,上半年人口调控的目标,是达到双下降的目标。一方面是增长力下降,也就是增速下降,再一个是增长总额下降。他说,前些年北京大概一年新增50万常住人口,这相当于新增一个国内的中等城市,甚至相当于一个国外的中等国家。“人口角度是总量控制住,不能突破天花板,2020年的天花板就是2300万绝不能突破。”
农贸市场不疏解会逐步升级
关于区域性物流批发的疏解,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就是身边的农贸市场,“动批”外迁也给部分市民带来了新的疑惑:批发市场搬走了,农贸市场是不是也要搬走?卢彦表示,区域性批发市场是疏解对象,但是农贸市场是生活必需的环节,这个农贸市场不是搬走的问题,而是加强管理、逐步升级的问题,让它更好地为市民朋友服务,“政府有规划、有安排”。
卢彦表示,新发地和“动批”有区别,农贸市场事关居民生活的供给、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发地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这个过程当中,既有怎么保障城市有效供应的问题,也有怎么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目前,新发地已经走出了一步,在保定高碑店建了一个新发地的河北市场,目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疏解城市功能,特别是分流车辆以及货物的集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像新发地这样的,他们也在积极寻找出路,主动适应京津冀协同的机会。”卢彦表示,在协同过程当中,即使是疏解对象也同样有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