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8日电 据北京市统计局网站消息,2017年,北京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成长,拓展了经济发展新领域和新空间。初步核算,全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9085.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高精尖”引领工业发展
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1]快速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均接近5成,发挥了主要带动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占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接近一半,增长18.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5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分别增长25%和17.8%。
顺应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智能电视、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64.3%和9.5%,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增长54.7%,带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
“互联网+”为服务业注入新动能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广泛渗透,网上零售、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相关领域、行业增势较好。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网约车、顺风车、代驾等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使资源得到更大程度共享。
网上零售成为消费品市场的重要引擎。2017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达到23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对全市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成;所占比重为20.5%,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全市快递业务量[2]达到22.7亿件,比上年增长16%。
餐饮业利用互联网积极转型。2017年,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86.4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对全市餐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8%。
互联网加速金融创新。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互联网金融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全市金融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35.1%;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增长62.7%。
文化领域创意纷呈
2017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908.8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其中,旅游休闲娱乐、设计服务、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三个领域增长较快,增速均达到12%以上。
知识、文化与分享经济的理念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的模式,知识付费、网络直播成为继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之后新的热点。在传统文化方面,文物借助“互联网+”也“活”起来,如,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掌上故宫”“每日故宫”等受到人们的欢迎。
创新驱动活力增强
创新投入与产出表现活跃。2017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95.3亿元,比上年增长7.5%;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7%,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创新技术辐射稳步增强,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485.3亿元,增长13.8%;其中流向外省市的占51.9%,出口占21.5%。京津冀技术流动更加密切,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203.5亿元,增长31.5%。
创新创业热情高涨。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双创服务机构400 余家,总面积超600 万平方米,累计服务企业及团队逾3 万家。全年新设企业19.4万户,其中科技服务业企业7万户,占全部新设企业的36.3%。
中关村发挥创新示范作用。中关村拥有独角兽企业67家,占全国的50%左右。1-11月,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7.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4个百分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9万件,占全市企业的6成以上。全年示范区总收入增长11.1%,其中技术收入增长9.9%,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6.3%。
总的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已逐步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