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北京市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7-31 08:45:56
       一、发展成就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高技术产业规模结构持续优化,以企业为主体、以服务业为主导、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的产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持续孕育创新增长点、攻坚国家战略关键点、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保障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合作的重要力量。
       产业发展质量优化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引领功能更加凸显,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5 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 5180.8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2.6%,产业规模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 1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高技术产业比重超过 80%,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 20%,产业规模超过金融业,“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 14.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 12.8%,“十二五”以来平均高于全市工业增速 6 个百分点,成为首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优势产业引领作用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京东方 8.5 代线模组、中芯国际 12 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等项目陆续投产,信息技术外包、软件开发、信息安全等领域竞争力持续提升,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应用与国际保持同步发展。生物产业产值连续多年排名全国首位,疫苗、诊断试剂销售额占国内市场份额1/7 和 1/3 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占全国 1/3 左右,在电动公交车、电动环卫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上实现多项突破。航空航天产业的载人航天、卫星应用、空间科学与技术等关键环节影响力持续提升。高端装备产业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重型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领域的集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可穿戴设备、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发展迅速。
       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国家创新资源加速落地,“十一五”时期 12 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半落地北京,“十二五”时期 16 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 1/4 落地北京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不断集聚,北京地区累计入选“千人计划”1337 人,“海聚工程”759 人,中关村留学归国人员 2.2 万名,留学归国人员在中关村创办企业 7000 余家。创新能力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总量占全国的 30%以上,累计认定 180 多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和 40 多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实现了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全覆盖。统筹财政资金持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发起设立了国内首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等。“四众”新模式不断完善,出现了以创新工场、微软加速器等一批各具特色众创空间,涌现出以百度、小米、京东、58 同城、创易网等为代表的知识众包、研发众包、O2O 众包、服务众包、创意众包等新模式,200余家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联盟不断发展壮大,成立全国首家股权众筹行业组织,涌现了 30 多家股权众筹平台。
       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申请授权持续领跑全国,“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9.4%和 22.9%,截至 2015 年底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61.3 件,居全国首位;“十二五”期间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 15644 件,年均增长率为 24.6%。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成果,在京高校院所和企业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主导或参与了透明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蛋白质结构等基础前沿研究和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无人深潜、高速铁路、深水钻井平台、高分辨遥感测绘等多项国家战略高技术工程项目,取得了全球最大重组蛋白库、28 纳米芯片生产技术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涌现了大角度离子注入机、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产品,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个用于实体瘤治疗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生物膜污水处理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空间布局加快特色聚集。高端产业功能区引领产业集约高效发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以全市 7%的平原面积和20%的能耗,集聚了全市九成以上的高技术产业、八成左右的现代制造业、七成左右的金融业、五成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全市四成以上的税收和经济总量贡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增长势头强劲,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 488 平方公里,“一区十六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逐步完善。2015 年,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超过 4万亿元,比 2010 年翻一番,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2%,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 2 万家,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集群,先后打造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 10 多个产业特色明显、集聚效应突出、创新活跃的国家级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跨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现。北京科技资源和科技服务开放共享能力持续提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每年为超过 1 万家企业提供测试检测、联合研发等各类科技服务。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一批专门服务于跨区域协同创新的产业联盟相继成立,中关村-台湾绿色科技文化产业联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和中关村-滨海新区大数据产业联盟等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5 年,本市技术合同突破 7 万项,达 72272 项,增长 7.4%;成交额3452.6 亿元,增长 10.1%,继续保持 2 位数的增长速度,占全国的 35.1%。通过产能外扩、成果转化、技术输出等创新合作模式,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园区启动建设,推动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制造环节和一般制造业的有序转移退出,跨区域合作效益加快显现。
       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发挥中关村创新平台作用,深入贯彻落实“1+6”、“新四条”先行先试政策,先后出台了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中关村人才特区等创新政策,积极向国家争取外汇管理综合改革、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等政策,在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形成激励创新、服务创新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实施了“绿卡”审批程序、简化签证审批程序、便利外籍人才创业就业等八项改革措施,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完善了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创新科技信贷机制等政策,搭建了中关村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研究出台了“京科九条”、“京校十条”,进一步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和市场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强化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定向采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品,超额完成“5 年 300 亿元”的规划目标。
       (二)面临形势
       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及应用的规模速度不断提高,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加快交叉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创新能力对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开放大格局,为北京打造与大国地位匹配的科技创新中心、与综合国力适应的创新驱动发展引擎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互联网+”、智能制造给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空间,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高技术产业在更大空间优化配置资源、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注入了全新活力。
       但同时,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和变革期,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加快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服务、互联网的融合进程,领先国家和地区加快人才、资本市场、市场品牌和技术专利的全球战略部署,不断增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话语权,新兴经济体与我国产业的同构竞争加剧,产业发展应对外部风险和调整的难度加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力加快转换,国内外宏观需求不足的态势短期难以根本扭转,产业发展面临的腾退疏解、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智能互联等综合挑战,要求进一步提升产业治理能力。
       总体来看,北京市需要以国家责任意识、全球创新视角、国际竞争导向,把握新一轮以创新为主动力的全球经济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孕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核心能力,以高技术的创新突破和辐射带动,促进京津冀向创新经济都市群升级,承担好释放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使命,为首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提供更强有力保障,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更加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加强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绿色经济等首都经济特征,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转型与突破,完善区域创新生态,实施创新提升工程,率先推动高技术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智能互联发展,推进高技术产业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新增长点培育、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北京创造”、“北京服务”品牌影响力,带动形成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作发展集群,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战略担当,创新驱动。围绕国家重大创新部署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活央源、地源、民源等创新资源活力,打造“首都创新驱动的升级版”。
       优化配置,增强活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产业要素、创新资源、空间资源的统筹谋划,实现更多投入科技、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更多产出品牌、标准、服务等创新成果,打造“中关村体制机制改革的升级版”。
       有的放矢,提质增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高技术助推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以供给创新释放产业活力,培育一批代表首都经济特征的新兴业态,打造“产业结构优化的升级版”。
       辐射带动,开放合作。推进众创空间、基础研发平台、技术交易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带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合作,打造“产业分工布局的升级版”。
       (三)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结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品牌价值进一步彰显,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聚集效应和空间结构显著优化,形成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匹配、与经济发展方式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高精尖产业发展格局。产业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到2020年高技术
产业增加值达到 8000 亿元左右,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5%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集群。
       产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服务化的特征进一步凸显,到 2020 年,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 85%左右,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优势产业持续引领全国。高技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的特征进一步凸显,培育一批引领京津冀统筹布局、引领中国制造 2025 先进模式的龙头企业。
       创新活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持续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国创新创业。创新投入持续增强,到 2020 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 6%左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到2020 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80 件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 5000 亿元左右,涌现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开放型经济格局实现新突破。对外开放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国际化创新体系,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重点科技企业。

       三、推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提升京津冀经济的持续创新能力、辐射引领能力和应用示范能力,着力形成高端化、自主化、集约化、融合化、低碳化的产业集群。
       (一)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引领发展
       促进支撑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服务业态发展,增强高技术服务业在首都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培育垂范引领功能彰显、技术模式创新活跃、资本知识密集带动的高技术服务集群,塑造具有影响力的“北京服务”品牌。
       提升高端服务业引领作用。提升高技术服务业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功能,发挥高技术服务业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提高信息技术、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支撑首都战略功能建设的服务竞争力。
       ——信息技术服务。依托宽带光纤、下一代通信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和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新兴技术融合应用与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的处理运营等创新服务发展,增强新型信息服务能力。以网络信息服务和“三网融合”业务为重点,支持电信、广播、电视服务机构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增强卫星传输服务能力。以新兴应用拓展为抓手,推进信息技术服务跨界融合发展,鼓励与金融、医疗、数字内容等领域跨界合作,巩固提升集成电路设计能力,推进呼叫中心等传统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疏解;增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能力,支持发展面向“一带一路”的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提高行业数据的挖掘服务和内容增值能力。以支撑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为导向,促进数字内容和信息网络技术融合创新,大力培育数字出版、虚拟娱乐等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强化影视特效、后期制作等文化科技融合业态发展,做强网络电视、网络音乐、数字影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业态。加快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推进人口、地理、医疗、社保等信息资源服务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反向创新力度,支持通过海外战略投资合作等方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研发设计服务。推进工程技术、工业设计、CRO等研发服务创新,强化科技评估咨询、研发设计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面向研发设计的融资租赁、产品交易服务发展。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机构向市场化的研发服务机构转型,支持产学研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协同攻关平台。提升生物技术研发服务水平,提升快速质量评价、制造过程在线检测、制剂筛选及稳定性研究等技术服务能力,加大对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等前沿生物医药领域、分子育种等关键生物农业领域以及生物催化与转化、酶工程等生物制造技术研发服务的扶持。加强医学研究能力建设,支持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基因测序、分析测试和生物信息等专业研发转化机构发展,促进个性化诊断、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重大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创客、极客等新型研发设计服务实体。
       ——检验检测服务。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等服务,培育第三方的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检疫、认证技术服务。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支持搭建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社会资本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检验检测服务模式创新,支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仪器等互联网衍生手段。鼓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认证型服务向提供综合检测服务延伸,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按照国际规则开展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培育一批技术咨询和科技经纪服务创新机构,促进科技孵化、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技术转移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开放实验室-众创平台-孵化基地-交易授权平台”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做强一批具备技术咨询评估、成果推介、融资担保等多种功能的技术转移品牌服务机构。鼓励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支持科研院所通过转让、许可、入股等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新型转化实体,发展包括创业投资、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增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的服务能力,积极支持专利池委托经营、技术集成授权等新兴服务发展。引导民间资本依法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投资者进行长期技术创新投入。
       ——知识产权服务。培育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转化平台,鼓励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创新,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探索设立多层次、多领域的知识产权投资基金,吸引产业资本、风险投资采取多种商业创新模式,率先形成以服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为特色的综合服务体系。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网络。发挥版权贸易基地、版权工作站在整合版权资源、畅通版权贸易渠道、促进首都版权产业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版权出口贸易商和版权中介服务机构,扩大北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涉外事务处理能力,支持技术交易机构开展专利技术交易、商标及版权的许可或转让、知识产权质权处置服务。
       促进京津冀服务业协同发展新格局。着力发展对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引领功能的产业链高端环节,强化技术、模式、品牌、标准输出能力的创新中枢功能,带动形成跨区域布局、紧密型协作的京津冀服务资源协同格局。
       ——“互联网+”服务。以电子商务服务为主体,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生活的创新需求,前瞻培育“互联网+”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完善大兴、海淀、丰台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功能,增强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应用与服务模式创新,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云服务、社区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提升国际B2C、B2B领域的竞争能力,带动津冀地区跨境电商平台、电商物流仓储平台有序布局发展。完善电子商务配套支撑体系,进一步规范电子认证、金融支付、物流配送、信用保障等配套服务。支持智慧物流、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集成服务业态,支持发展基于云计算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保等新服务,提升智慧产业应用示范、研发服务、大数据处理等中枢服务能力。搭建一批“互联网+”创新实验平台,促进软硬件、线上线下资源对接合作,扶持培育一批“互联网+”服务品牌企业,带动津冀形成“互联网+”设备研发制造集群。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进一步加强面向“互联网+”的新一代软硬件自主技术、国家标准、自主品牌和安全规范发展。
       ——中国制造 2025 服务。发展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互联化的服务支撑业态,以智慧工厂集成设计、关键岗位机器人集成、数控机床及软件服务为重点,做强面向流程制造、离散制造、增材制造等新兴制造模式的服务集群,推动京津冀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改造升级进程。
       鼓励企业探索研发制造一体化平台、制造研发“主辅分离”等多样化发展模式,促进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业态发展。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大力推动数字虚拟等技术在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支持关键设计工具软件服务企业强化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服务能力。促进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等形成多元化综合解决方案,推进绿色制造模式和服务输出。
       ——节能环保服务。围绕京津冀大气治理、节能降耗重点领域需求,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物排放监测服务、循环化改造服务、绿色建筑设计、海绵城市工程集成等环保服务,增强研发转化、系统集成、节能服务能力。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节能环保服务领域,支持生态设计、绿色监管、节能改造、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支持产学研机构重点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强节能技术装备研发产业化合作力度。扩大污水及垃圾处理等投资运营服务市场占有率,推进污染治理设备等高端技术产品研发制造,大力发展环境建设规划、环境投融资、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法律诉讼等环保服务。
       (二)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升级
       坚决落实首都核心功能建设要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向价值链、创新链高端环节升级,创建“中国制造 2025”示范区,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技术授权、绿色集成、品牌投资等高端环节,推进“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转变,带动京津冀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
       强化创新链协同融合,增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顺应研发设计与智能制造一体化、制造服务融合化发展趋势,聚焦技术融合高、演化迭代快、跨界潜力大、创新带动强的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的研发转化能力,提高优势产业在价值链、创新链高端环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的系统设备、终端、关键芯片的研发产业化,积极承接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国家战略安全环节影响力。加快推进国内首支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运作,形成集成电路设计、装备、制造、封装测试和终端协同配套的发展格局。推进新型视像设备、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自主化新产品发展,完善电子信息产业软硬件、前后端、上下游、跨领域融合创新体系,搭建操作系统、中间件、整机系统和应用服务的创新生态。鼓励企业通过专利池加快技术迭代,适度发展制造研发一体化试验线、中国制造 2025 智能示范线,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推进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等国家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启动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扩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范围,继续实施移动互联网工程和祥云工程。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型疫苗、抗体、蛋白、基因等产业,适应基因工程、工程检测、智能诊疗等技术融合发展趋势,发展生命支持、数字化手术、植入电子治疗等治疗设备。加强中药制剂和中药新药技术孵化平台的建设,加速现代技术在传统中药中的融合应用。支持血管支架、人工关节、人工神经修复材料等高端介入植入类产品产业化。加强先导化合物合成和筛选、药物临床研究、安
全性评价等生物研发外包服务。发展数字医学影像设备、新型放疗和治疗微系统、可穿戴医疗设备等高端诊疗设备,积极发展远程医疗和家庭诊疗等专用设备,促进生物医学工程高端化和多元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优良新品种选育,加大工业生物技术和产品开发。继续深化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G20)工程。支持自主医药加大海外认证和市场开拓力度。
       ——新材料产业。以搭建多学科上下游协同平台为动力,以高端品种、关键材料、自主技术为重点,强化新材料基础研发和源头创新能力,大力提升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的新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发挥科研院所和央地企业主导作用,推进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产学研机构合作发展,重点突破特种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材料的关键技术。推动磁性材料、高性能锂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非晶材料、新型医用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大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3D 打印材料的研发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专利积累的成长型企业,带动津冀形成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和新材料装备集群。推进新材料产业增强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支持运用市场力量加强战略性资源保护,积极参与新材料国际标准制定。
       ——航空航天产业。搭建军民协作和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平台,全面增强航空航天协同研发支撑能力,带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先进材料等关键技术创新链整体突破。航空领域集中发展航空动力、机载电子设备与系统等关键配套技术与产品,推进航空产业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标准、计量检测、可靠测试、材料工艺、关键部件的产业服务能力。培育航空电子、飞控环控等关键机载设备研发能力,增强航行系统、飞行管理、健康监测等软件服务水平。航天领域通过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着力发展民用航天。以卫星通信、卫星遥感测绘、卫星导航以及相关的卫星应用产业为重点,加强卫星应用相关系统、技术及装备的研发转化,开展小卫星及微小卫星关键技术的研发设计,推动卫星数据的同化处理技术与集成研究。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应用技术及产品开发,发展导航芯片,强化卫星导航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
       促进跨区域协同融合,提高长链条产业牵引力。围绕联动发展基础较好、产业链条较长、发展空间较大的重点领域,推进汽车、智能装备、新能源等产业跨区域布局,带动形成协同有序、特色聚集的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纯电动汽车为重点、以智能汽车为方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共性技术平台,巩固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的价值链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设计能力、行业标准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化发展。前瞻构建适应新能源汽车创新应用的区域环境,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交、出租、公务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新体系电池开发,重点突破燃料电池、智能汽车等核心技术。以整车设计集成为龙头,在京津冀部署新能源汽车测试实验基地,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等产业链联动发展,带动轻量化材料、电池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延伸链条升级。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以引领智能化为主线,建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着力发展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的研发转化和系统集成环节,推进伺服电机、驱动器、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产业化,提升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装备服务能力。增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的研发集成、标准创制、验证测试等,发展 3D 打印设备的设计、研发和试制,强化精密传动装置、高性能密封装置等关键基础部件的集成设计能力,推进中高端数控系统、高性能伺服驱动单元等核心部件发展。通过建设中国制造 2025 示范生产线,积极搭建智能制造标准化与检测验证平台,建立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加强智能制造输出能力,带动京津冀形成一批精密、高速、智能加工制造中心。
       ——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龙头机构增强国家工程攻关力度和创新企业合作力度,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新能源国家级实验室,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检测、认证、技术等服务机构。加强新能源微电网、大容量储能电池、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新一代核能等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推进核心装备研制、行业技术交流和集成示范应用。开展延庆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风科技园、海淀北部等新能源微电网示范。促进新能源服务与金融机构合作,打造新能源领域融资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延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昌平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亦庄国家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以及顺义、海淀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产品服务创新,推进产业链在京津冀优化布局。强化风电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提升检测认证和服务运营水平。试点建设适应新能源并网运行的智能电网体系。

       四、实施产业提升五大工程
       以服务首都城市功能建设为导向,着眼率先提质增效发展,着力优化“创新生态+应用示范+创新能力+协作网络+合作交流”的五位一体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配置,持续推进高技术产业集群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
       (一)实施“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
       打造中关村创新创业升级版,围绕构建创业要素集聚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格局,推进中关村“一城三街”发展,重点建设中关村软件城、中关村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等新型创业社区和特色功能街区,高水平建设中关村大街,建设创新创业型经济集聚区,打造中国创新创业新地标。大力发展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以大学科技园、创新型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主体,支持创客组织、创业咨询机构发展,搭建极客空间等开放式创客载体,支持“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新兴模式发展,催生一批全球化的新型创业企业和创业服务机构,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训练营,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推进一批应用示范工程
       产业创新应用示范是激发产业活力的重要抓手。强化高技术对传统农业、制造业及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组织开展关键技术应用和示范工程,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与新兴市场培育,全面探索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模式、新路径。
       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依托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软件及应用系统等国家试点示范城市和基地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以信息化全面提高传统制造业水平。促进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头攀升,鼓励服务企业向前向设计、研发环节拓展,发展研发服务、工艺验证、个性化定制等服务模式;鼓励制造企业发展后向服务环节,强化在线维护、产品体验服务。深化中关村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的服务业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节水高效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生物育种、动物防疫和主要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深化社会服务领域创新应用。围绕城市应急、交通管理、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城市运行管理关键领域,推进实施一批市场需求迫切、技术基础较为成熟的重大专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培育一批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第三方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支持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新服务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以综合治理北京市交通拥堵为核心,积极推进互联网与交通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民众出行便利度。推动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数字出版、手机出版、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版权投资交易、互动电视媒体应用等新兴业态发展。
       (三)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着力扶持一批高端技术自主化、自主技术高端化的创新型企业,打造有战略担当、有关键突破的国家产业创新高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功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深入实施“金种子工程”、“瞪羚计划”、“十百千工程”。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在重大创新领域建设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鼓励企业协同创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跨界融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提高大中型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鼓励开展并购重组、委托研发和知识产权整合,加快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企业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探索建立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端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京设立研发总部。
       推进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依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加强市场化的技术创新资源共享,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支持高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超前部署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推进先进光源验证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大科学装置集聚区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以材料工艺实验室、逆向工程实验室、人机实验室、设计云平台、中试验证等为内容的技术服务平台。
       大力支持自主标准创制。加大对重点领域新创制标准市场示范推广的支持。加快构建集标准化研究分析、检测认证服务于一体的中关村标准创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支持龙头企业、专利池管理机构、标准联盟、科研院所等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制定,提高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话语权。
       (四)产业协作网络创建工程
       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落实首都战略定位的战略途径。以推动京津冀成为创新经济型都市圈为导向,促进形成“研发-转化、集成-应用、授权-产能、服务-后台、总装-配套”跨区域分工体系,带动形成上下游联动、软硬件协同、前后端互动的京津冀产业协作网络。强化产业辐射输出平台建设,构建以市场为主动力的多样化产业协作机制。在汽车、新能源等产业链条长、协同发展基础较好的重点领域加强协作,推广技术研发和先进制造一体化的母工厂模式,强化技术研发和改良、中试验证、精密制造单元等战略单元建设,支持企业以技术授权、技术支持、品牌授权等方式在外地部署子工厂,鼓励留京企业加快向技术服务商转型。强化智慧工业、智能制造的服务输出、技术输出和模式输出能力,推动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构建京津冀智能化智能制造网络。积极参与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探索股权激励、项目后补助、成果奖励等支持区域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促进三地科技创新政策对接。
       (五)产能国际合作对接工程
       完善与“一带一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之间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参与国际技术协作网络,提升首都高技术产业要素、技术、品牌、成果和标准的影响力。推动优势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国际化步伐,支持在京科研机构参与全球重大科学计划,与国际领先机构共同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合作研究。积极引进全球高端科技资源,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国际知名研究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产业组织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技术创新合作,鼓励企业在海外布局研发中心,通过海外并购、资本入股等多种方式整合利用国外人才、技术、品牌等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开展研发。鼓励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与许可等方式实施外向型、反向技术转移,完善企业技术转移的政策体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带动技术、标准、品牌和服务的输出。
       加强与重点经济区域合作。支持“六高四新”建设一批国际技术合作园区,推动跨国技术转移服务和技术集成服务发展。发挥中国技术交易所的要素交易与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先进技术、创新成果、高端产品对国内其他区域的输出。支持有影响力的产业联盟、标准联盟以技术、标准为纽带,整合国内相关创新资源,构建更大范围的区域间创新协作体系。

       五、优化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
       以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质量、加快治理大城市病为整体要求,优化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相协调、相符合的高技术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布局从产业链分工向创新链协同升级,形成以三城为创新源头、以高端产业功能区为承载、以京津冀区域为辐射的高精尖产业空间格局。
       (一)发挥“三城”的辐射引领功能
       进一步提升中关村科学城在科技、教育、金融、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先行先试强化原始创新能力,聚集产学研创新主体和产业高端要素,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打造成为央地联动、辐射全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域,打造国家知识创新和战略性新兴技术策源地。支持怀柔科学城深化与中科院合作,积极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加强以大科学装置集群和高端科技人才为依托、前沿学科国际交流为途径的学术创新高地建设,打造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新地标。发挥未来科技城的央企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央地、军民融合发展,推进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落地,建成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前沿水平、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
       (二)提升“六高四新”产业功能区承载能力
       优化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加快推进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完善高端产业功能区的配套服务体系,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势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着力构建具有全球优质要素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前沿信息、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生态环境和新能源、现代交通、新兴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建立健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形成“一区多园、各具特色、协同联动”发展格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好“中国制造 2025”示范区,聚焦先导技术和原创技术,推进系统集成、技术授权、互联制造等新兴模式发展,鼓励开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高端智能产品,积极培育车联网、医联网、智能家居等智能服务产业。商务中心区(CBD)巩固提升高端商务、国际金融、文化传媒等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聚集国际化商务服务、金融、现代传媒机构。奥林匹克中心区积极引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体育、旅游、会展、商务服务等市场主体、市场活动,加快形成金融、科技、商务与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高端制造业,以航空运输、保税物流、商务机、融资租赁等为主的临空高端服务产业,高标准建设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地理信息产业园、中航工业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金融街完善全国性的重要要素交易市场,增强区域高端金融要素资源承载力,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功能区。丽泽金融商务区聚焦发展新兴金融业态,加强与金融街产业链对接,配套发展金融中介服务、高端商务服务。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科技研发产业、会展休闲产业和商贸金融产业,打造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科技成果研发基地。新首钢高端产业服务区重点发展高端数字智能、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产业。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业、总部经济、科技服务业,加快形成内涵集约发展模式。
       (三)打造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格局
       构建京津冀“4+N”产业发展平台。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新增产能在津冀地区布局,引导和推动部分创新创业项目向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张(家口)承(德)生态功能区等区域转移。聚焦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人才流动等关键环节,推进区域一体化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探索完善跨区域园区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和模式,鼓励中关村中介服务机构和园区开发建设机构参与共建园区的建设、运营,建立跨省市投资、产业转移对接、科技成果落地等项目的收益分配机制。
       促进京津冀产业发展带协同发展。沿京津走廊,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区域产业化,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沿京广走廊,强化科技创新资源向南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沿京九走廊,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进沿线地区的转型升级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府放管服支持力度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效能,加快推动政府职能从项目管理向平台、生态和网络优化转变。创新政府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方式,重点支持要素市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创新环境建设,竞争类产业技术创新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建立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发展机制,统筹一区多园的规划调控、产业空间布局、重大项目选址落地、存量空间盘活利用等。支持社会机构建设众创空间,研究出台对成果作价入股、定向培养、团队孵化等多元合作模式的支持政策。完善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创新创业监管模式。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二)加强政策集成创新
       深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持续推进落实“1+6”、“新四条”、“新新四条”、“京科九条”、“京校十条”以及“双创”实施意见等创新创业政策。建立市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研究以市场化方式为主配置政府科技资源的制度。允许科研机构自主决定合作实施、转让、对外投资和实施许可等科技成果转化事项。健全创新产品及服务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建立完善新技术新产品供需对接机制和市场推介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完善政府采购办法,逐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支持力度。
       (三)统筹增量存量控制
       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严禁新建和扩建不符合规定的产业项目。支持引导疏解转移的企事业单位利用好自有工业、商业用地,支持老旧商业设施、仓储用房的改造再利用。深入落实各区、各高端产业功能区功能定位,严格资源、环保、人口等准入标准,允许各区进行差别化探索,强化劳动生产率、地均产出等效益指标,完善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做好目录修订工作。研究低端存量资源退出、置换机制,限制新增散小、低效产业发展,合理控制园区开发强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增强人才智力储备
       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吸引高端领军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集聚。推动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人才和人才牵引驱动的技术、资本、产业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对接融合,以人才一体化促进区域协同。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市场,通过聘请顾问、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形式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放宽人才中介机构外资出资比例限制试点,推进与国外高端行业认证、培训机构之间的国际资质认证,加强对行业性技术人才、青年英才等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实施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引进计划,深入推进外籍高端人才永久居留资格程序便利化试点,吸引全球高端领军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集聚,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
       (五)优化创新金融环境
       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参股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做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规模,强化对初创期、成长期高技术产业的融资支持。鼓励境内外个人和投资机构开展天使投资业务,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全面建设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中关村民营银行建设,探索建立科技发展银行,扩大股权投资、信用保险、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小额贷款等试点的服务规模。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在京建设发展,推动本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
       (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强化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的作用,建立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新机制,营造激励发明创造的政策法制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专题数据库、商用化等服务平台,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计划。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的打击力度,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支持企业联合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搭建专利池运营、标准创制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企业专利交叉授权和打包授权能力。鼓励领军企业、专利池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申请国际专利。

上一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下一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